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管理员登录 |
![]() |
|||||||||
校外主页 | 资源库 | 电子图书 | 电子期刊 | 文件传输 | 学生发展中心 | 科研信息 | 中国知网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告讲话 >> 学生处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学生处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2010-09-19 15:22:58 来源: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行政办公网 浏览:126次
学生处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纲要》以及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我校2010-2011年《辨清今后路 迈步从头越》的报告精神,以我校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集体”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校长提出的德育工作“大繁荣、大推进”的指示精神,紧密结合2010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在巩固“三个突破,三个推进”的基础上,提出“六抓一推进”的新学期工作计划。 二、工作思路: 1、认真落实学生处工作定位,践行校长提出的“十六字”主题教育活动,扬长避短,打造勤勉、敬业、创新的和谐德育团队; 2、通过班主任工作研究室和承担“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课题,全面提升德育科研水平和班主任队伍素质; 3、以德育学分实施和多渠道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夯实德育工作大繁荣、大推进; 4、以专家引领,追求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绝”的德育理念模式。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 (一)抓“班主任工作研究室”和“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课题,整体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1、成立以姚巍副校长为工作组长的“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课题组,认真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和班主任现状,为市级课题组提供一手材料,并完成阶段性和总结性材料。 2、引领各层面的班主任,开展丰富多彩的研讨,发挥“班主任工作研究室”的功用。 3、以各系为单位,组织典型案例经验交流和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搜集研究,并定期推荐给班主任杂志社。 4、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班主任“家庭式”的教育培训,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5、开好首届全校德育大会,提升总结经验教训。 6、通过各类教育,使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能够辩证的、发展的、唯物的看待学生,找到工作的兴趣点、幸福感。 责任人:姚巍、赵东生、尚国荣、马玉兰等 (二)抓好德育学分的实施,深化养成教育的可操作性,为评优、推荐就业提供有力依据。 《昌平职业学校德育学分达标管理办法(试行)》,意在把隐性的道德行为尽可能显性化,将学生德育目标、过程和考核有机地结合,坚持德育活动制度化、系统化、分类化,学分化;将德育的内容和环节换算为学分,将德育的过程和结果成绩化,把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德育学分制的评价体系之中。 1、制定、修改、完善德育学分实施方案;(假期已完成) 2、完成德育学分实施软件;(计算机系教师协助,假期已完成) 3、组织班主任和全体教师解读软件的使用;(赵东生) 4、了解、总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定期组织教师和班主任关于德育学分实施座谈会; 6、学期末修改完善德育学分方案和软件。 (三)抓学生常规建设,顺利完成“成”字程序教育阶段目标,把礼仪礼貌作为学校特色来抓,使学生由需要工作的人,转化为工作需要的人。 1、新生入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适应性教育、规范性教育、初步成型教育。 适应性教育阶段主要指军训阶段,通过军训动员及学校要求,在军训期间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和能吃苦耐劳的良好意志品质; 规范性教育阶段主要是指军训后的校内集中教育阶段,要进行学校整体概况介绍:以付冬梅事迹开展付冬梅精神学习、奥运服务事迹传承奥运精神;以学生手册、安全手册的教育常规及教学常规把握;以宿舍规范和形象规范的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及要求; 初步成型阶段主要是指开学后到“十一”这个阶段,全员、全过程的关注新生,加强教育引导与规范管理,使新生进一步规范起来,尽快的进入角色,融入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负责人:姚巍、赵东生、王恩荣、赵树平 2、深化巩固课堂德育主阵地地位。一是课前“四项检查”(教室地面是否干净、桌椅摆放是否整齐、上课学生是否到齐、学习用具是否就位);课中“两个关注”(关注学生听讲是否专注、回答教师提问是否踊跃);课后“一个点评”,做到不足及时纠正,优点及时肯定。二是各专业系室间和系室内班级间,要长期的广泛开展优秀教学环境大比拼活动,努力营造“整洁文明 乐学”的良好课堂氛围。三是系室和班级内继续深入开展“五无”教育活动,即:身边无纸屑、周围无痰迹、桌面无刻画、墙上无污点、出言无脏话;四是加强教学安全的排查。 负责人:赵东生、王恩荣、赵树平 3、班级文化建设:在上学期“唱班歌、颂班训、树班风、铸班魂、创班荣、建班史”的展示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建设规范、积极向上的班歌、班训、班规等是本学期检查重点,真正达到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精神凝练和升华。 (1)学期初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规定项目,如班歌、班规、班训、班级文化墙; (2)组织特色班级文化专题展示交流; (3)研讨、论证,明确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 (4)围绕校园文化的核心,开展校园文化的可行性建设。 负责人:尚国荣 4、实现安全、卫生制度化、常态化:卫生要进一步强化“健康促进”,确保卫生防控;安全则要体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除常规教育、演练外,更要重在防空。 负责人:姚巍、赵东生、李广山、李俊先 (四)抓拓宽德育渠道,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定培养工作需要的人的基础。 1、做好学生社团建设,贯彻以艺树德、以艺养德的指导思想,为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详见学生社团工作方案)一是做好特色新社团的开发建设,更好发挥社团作用;二是做好各社团汇报表演,积累经验。 2、结合“挑战昌职吉尼斯”和元旦技能展,做好秋季运动会、昌职十大校园歌手大赛、唱响红歌大赛、每周一升旗红歌献礼。 3、抵制“三俗”,牢记和践行“八荣八耻”主题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校园数字电影、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化荣辱观、价值观教育。 4、主题教育活动:按照“成”字程序教育的阶段目标,以专业和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月侧重一个主题,本学期月主题为: 9月,道德规范和法制安全教育月,一年级侧重行为规范教育;二年级侧重法制教育。 10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月,即爱国主义教育。 11月,理想信念、身心健康教育月。突出“把需要工作的人,转化成工作需要的人”的教育。 12月,感恩教育月,以“展我技能,爱我昌职”为主题。 负责人:尚国荣、王静、王恩荣、韩福建 (五)抓德育理念提炼、提升,以专家引领,追求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绝”的德育理念模式。 认真总结、分析我校多年的“成”字程序教育的经验,以学校被授予“全国德育先进集体”为契机,借助“班主任工作研究室”的人力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的座谈、研讨,提炼、提升我校“在“成”字程序教育下的多元人才成长立交桥”。 1、学生处提出学校德育理念完善的意见;(尚国荣执笔) 2、请有关专家指导;(姚巍主持) 3、校内研讨、修改;(赵东生主持) 4、请专家进一步论证;(姚巍主持) 5、再次修订,校内印发征求意见;(赵东生) 6、在全校推广、实施。(姚巍) (六)抓处室内部建设,进行感恩系列教育,以“家庭式”培训,逐步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整体提升内部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本学期,继续深化“十六字”感恩教育,通过进一步强化开展“感恩从学会说谢谢开始”活动,改善心智模式,从而转变工作作风,全力打造勤勉、敬业、创新的和谐团队;教育内部人员明确工作定位,提升服务质量。 一推进,整体推进各系室的自主建设,进而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在我校的推进。 在上述“六抓”基础上,本学期学生处将联合督导室、教务处、就业指导办等职能部门,侧重指导、监督、检查,致力于整体推进各系室的自主建设,进而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在我校的推进。 四、保障措施 1、发挥专家团队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和班主任杂志社的专家团队的作用; 2、整合校内德育力量,完善德育工作例会制,加强与其他部门和专业系室的沟通; 3、发挥班主任工作秘书处的作用。做实班主任工作研究室工作,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通过紫金杯班主任和师德标兵,以点带面,带动班主任工作的全面提高; 4、发挥学生会学生干部的管理作用。完善学生会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各部工作职责,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5、充分发挥学生处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强家、校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学 生 处 2010/8 附、时间安排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