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管理员登录 |
![]() |
|||||||||
校外主页 | 资源库 | 电子图书 | 电子期刊 | 文件传输 | 学生发展中心 | 科研信息 | 中国知网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告讲话 >> 2012年寒假干部会材料四 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 |
2012年寒假干部会材料四 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2012-01-15 08:15:33 来源: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行政办公网 浏览:76次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2012年寒假干部会 材 料 四
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 ——中共北京市昌平区第四次代表大会报告重点内容摘抄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创造高端引领的竞争优势 (二)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三)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城 (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共建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五)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巩固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六)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绿色发展的城市典范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凝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012年1月11日 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 ——中共北京市昌平区第四次代表大会报告重点内容摘抄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把握区域功能定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集中引进和实施三一北京制造中心、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能源科技、高端现代制造和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2006年翻一番。旅游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4%。以“一花三果”为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初步形成,标准化果园面积达到15万亩。高标准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辐射带动效应持续增强。积极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研发经费投入、专利授权总量和技术交易总额位居全市前列,9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8%。 ——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着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着力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区域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着力夯实执政基础,提高领导能力,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我们必须自觉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的区域发展方针,勇于实践、大胆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昌平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坚持高端引领,就是要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着力吸引高端要素,聚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人口素质优化、城市功能提升,使昌平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体现世界城市建设最新发展的示范之区。 ——坚持创新驱动,就是要把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原动力,把人才作为推动转型的强大引擎,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打造首都人才新高地,使昌平成为创造激情竞相迸发、创意智慧充分涌流、创新成果不断汇聚的活力之区。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着力保护生态资源,提升环境品质,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昌平成为天蓝、地绿、水清,城乡风貌秀美的魅力之区。 ——坚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树立“大昌平”意识,着力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彰显人文关怀,塑造城市精神,保障广大群众合法权益,增强全体城乡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昌平成为社会群体平等相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之区。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着力点,以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落脚点,全面推动昌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为建设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走在全市前列。 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创造高端引领的竞争优势 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构筑创新创业载体。高标准推进未来科技城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属地服务,确保实现2015年全面建成的目标。加快科技商务区开发建设步伐,如期形成服务功能,打造独具生态魅力和智慧活力的世界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健全产业功能区协调运营机制,促进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示范区昌平园、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等重点产业功能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不断提高承载能力,形成梯次分布的创新创业空间布局。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 (三)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城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以国际视野规划城市,用一流标准建设城市,按现代理念管理城市,全方位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镇街功能定位,统筹推进现代特色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旧村改造,精心保护田园风光,建设服务功能齐全、生活设施完备、文化特色突出的现代农村新民居新社区。强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价值和景观功能,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发挥世界草莓大会的带动效应,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加强对口支援山区工作,发展特色沟域经济,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共建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为着眼点,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努力建设“幸福昌平”。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 (五)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巩固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六)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绿色发展的城市典范 提高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水平,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切实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 全力打造高品质生态风貌。 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大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与建设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以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校学生、农村农民、社区居民、餐饮旅游服务行业人员等五大群体为重点,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景区创建以及各行各业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 (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凝聚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树立文化立区的发展理念,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梳理昌平历史文脉,弘扬城市创新精神,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核心的北京精神。要用昌平发展的奋斗目标和美好前景动员干部群众,激发起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切愿望,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当前大建设、大发展、大转型的艰巨任务,在科学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建功立业。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各类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加强党的理论武装。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构建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整合资源,拓展领域,积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以服务群众的实效增强自身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进一步巩固“两个延伸”和“全覆盖”成果。 2012年1月11日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