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管理员登录

昌平职业学校在中国职教学会战略推进研修班进行主旨发言

2021-07-28 09:17:58 来源: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行政办公网 浏览:11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信息

昌职校             [2021]           285

 

昌平职业学校在中国职教学会战略推进研修班进行主旨发言

 

7月24-25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开启新征程:解读落地新专业”战略推进研修班在兰州召开,本次研修班主题为“解读落地新专业之——服务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作题为“职教新版专业:‘十四五’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落地举措”的主旨报告。报告聚焦“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新版专业瞄准技术变革产业升级,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场景专业举例”三方面,为“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新形势、新发展、新格局进行统筹规划与具体指导。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时宁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如何深入解读落地职业教育新版专业目录,助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准确理解把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重塑的思路。

此次论坛设立了院校讲落地、产业话共建两个专题分论坛。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段福生校长以“适应中高本一体化衔接的昌职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了学校专业建设落地方案。他表示,中职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建设任务侧重点有所不同,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现阶段的发展重点。他提出,要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正视“五个转变”从职业向事业转变从学历向能力转变从人力向人才转变从分段到协同转变从分散到聚合转变

他总结了学校参与北京市教委开展的“3+2+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的实践经验,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师资队伍、育人环境六个方面进行了升级,取得了育人实效。

一、专业设置向智能化、集群化升级按照产业链、岗位群组群发展,动态调整贯通项目招生专业,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

二、培养目标向数字化、复合型升级与本科建立教学团队,制定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层次学习夯实基础。

三、课程体系向一体化、多元化升级中本贯通的两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共同调研、研讨,建立适用七年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学校形成“3+1+1”满足学生多元生涯发展需求的课程结构。

四、培养过程向多主体、立体化升级学校与合作高校及合作企业之间建立“纵向中本贯通、横向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三导师制”,即为每名学生配备三名导师:中职的生涯导师、本科的学术导师和企业的技术导师。

五、师资队伍向学习型、结构化升级建立“五维五阶”的教师培养体系、建立中、本、企三方协同教研机制、建立高校教师流动工作站、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措施,满足贯通项目师资需求。

六、育人环境向产业化、实践性升级用校内工程师学院、大师工作室平台,构建真实的产业化育人环境。通过建立“企业员工—教师—学生”与“企业订单—教学项目—教学产品—市场商品”的联结,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产业运营与人才培养同步。

段校长总结说,在建设“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系统观念,不仅要处理好职教体系内的层级关系,还要处理好职普关系、产教关系、校企关系、师生关系,以更好地为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推波助力!

分论坛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善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郑绍忠,国家督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监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城市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剑光等专家从不同视角分享了职业院校在“承接新专业落地、探索新特色实践”方面的做法与思考,共同探讨如何共建新专业内涵,支持新产业升级这一话题。

来自教育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甘肃省教育厅、全国职业院校长、企业代表以及线上与会者,共计1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信息员:杨盟

部门负责人:张岚

2021726

相关评论
姓名*
   
   
  部门
评论*
验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给我们留言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