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管理员登录 |
![]() |
|||||||||
校外主页 | 资源库 | 电子图书 | 电子期刊 | 文件传输 | 学生发展中心 | 科研信息 | 中国知网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劳动教育送课上校啦!昌平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送到昌平二中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 |
劳动教育送课上校啦!昌平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送到昌平二中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2020-11-06 15:12:35 来源: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行政办公网 浏览:16次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信息 昌职校 办 字 [2020] 第285号
劳动教育送课上校啦!昌平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送到昌平二中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
11月3日,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团队,走进昌平二中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区级课程“送课上校”活动。 昌平职业学校组建“职校教师+企业教师+职校学生”的课程实施团队,包括学校的信息技术系王瑾、马健,航空服务系胡诵惟、秦露,学前教育系闫静、李子芸等6名教师、24名学生助教以及2名企业教师,对该校6年级学生开展两门劳动教育课:“数——红外夜灯制作”和“传——绒花发簪制作”,333名小学生参加活动。
劳动教育课程之“传——绒花发簪制作” 在“传——绒花发簪”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欣赏了各式各样的绒花作品,还详细了解了绒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学习了绒花制作方法。在授课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助教们的帮助下,学生们通过运用纽、拧、修剪、缠绕、粘贴等工艺,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制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精美的绒花发簪。
劳动教育课程之“数——红外夜灯制作” 在“数——红外夜灯制作”的课堂上,学生们了解了红外感应科技,学习了电子电路相关知识。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反复调试,亲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小夜灯。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功能检测等环节,学生不仅学会了电子元件的安装技巧,还掌握了螺丝刀、偏口钳等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课程反馈 本次课程,学生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助;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按要求摆放劳动工具,清理打扫劳动现场。学生在亲历劳动的过程中,培养了细心、耐心的良好品质和工完场清的劳动习惯。 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学生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很多学生都表示很喜欢这样的课程,不仅能动手制作,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还能感受到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还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变化。
学生反馈: 学生一:刚开始我以为制作绒花发簪很简单,自己动手制作后才发现需要很多的技巧和耐心。原来干什么都不容易,不劳动不付出什么都收获不了。 学生二:虽然我是一个男生,但是我很喜欢这样的课程,我觉得自己做的绒花发簪很好看,我要把它送给我妈妈,她一定很喜欢! 学生三:我做完红外夜灯后,发现小夜灯不亮,就很着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原来是我的电阻安装有问题,我就去修正,我的小夜灯终于亮了,我很开心!我现在体会到劳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四:我要把自己做的红外夜灯送给爷爷奶奶,这样可以帮他们在晚上看清道路。这节课,让我知道了劳动不光要动手,还要动脑。
此次课程,也得到了该校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昌平二中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德育主任胡建丽认为,本次课程内容实用,环节设置合理,符合小学生们的身心特点;既能看出昌职师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也为小学生开展了深刻的劳动教育,更新了师生们劳动教育观念,希望今后继续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深度合作,力争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
背景链接: 2019年5月,按照昌平区教委安排,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成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区教委统筹指导下,围绕“食、礼、传、耕、创、数”六个方面,构建“劳动六艺”课程,开发400余项劳动教育课程。今年9月以来,通过送课到中小学、资源投放及中小学生到校上课等多种方式,与中小学联合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覆盖全区公办115所学校20000余名学生。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信息员:王楠 部门负责人:朱厚颖 2020年11月3日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