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职业学校新教师培训纪实
2010-04-22 09:16:18 来源: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行政办公网 浏览:211次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信息 昌职校 办 字 [2010] 第087号
送你一双翅膀 助你翱翔蓝天 昌平职业学校新教师培训纪实 4月8日,在昌平职业学校的423多媒体教室里,曾获得全国说课比赛二等奖、北京市2009年市级说课比赛一等奖的昌平职业学校旅游管理系陈静老师正在讲解着如何说课及制作演示文稿。清晰的思路、巧妙的设计、得体的语态、精致的课件,展示出陈静老师扎实的说课功底。讲台下,坐着的不是评委,而是昌平职业学校2009年的31位新教师。这些年轻的面孔上流露的是求知、期盼,更多的是一种收获的满足。 这是昌平职业学校双周四晚上进行的新教师培训的一幕。为了能够使新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参加培训,并从中得到足够的发展,在段福生校长的倡导下,学校于2008年开始了“双周四晚新教师培训日”的实践。2008年的新教师培训刚刚结束,又迎来了2009年新教师,他们像跑接力一样,把这种学习精神传承了下来。对于每位新教师来说,这已不是学校的要求了,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有所收获和提高,而且更像一支和谐的团队一样在共同作战,从中获得胜利成果。 “我感觉我们整个新教师队伍都特别和谐,每次培训活动交流中大家都非常真诚,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比如刚刚结束的新教师板书设计培训,其中有一个‘板书设计展示’比赛环节,大家都非常重视,都想取得好成绩。但是,当轮到下一个人板书的时候,其他的教师都抢着把黑板擦干净,怕有一点不干净,影响了参赛教师的成绩,这已经形成了新教师的团队作战的学习和合作模式。” 2009年新教师易芳如是说。 培训内容的实用、有效、丰富,活动形式的互动多样,促进了和谐的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形成。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他们的教案书写需要指导、课堂组织能力需要锻炼,角色转换需要引导,职业核心能力需要提高,教师基本功需要加强等。在培训方式上学校采取了符合年轻人心理特点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教案的设计》、《即兴演讲》、《板书的设计》、《说课》等培训,都安排了教师“培训前自学,培训时讨论交流、提升,培训后实践展示”等环节,形成“自学+互动+应用+考核”相结合的新教师学习提高模式。这样,使培训不仅实用,而且每一部分具有系统性,让老师真正能够学到、练到、用到。 金海英老师告诉我们,为了本学期的板书设计比赛,寒假前教务处就布置给新教师的“板书设计理论学习、读教育理论书、书法练习”等三项寒假作业。为了能快速提高,她特意选了一本专供公务员、教师使用的5500字的硬笔字帖,每天练一个小时。“接下来要进行说课展示和课堂教学展示了,尽管有时觉得在些压力,但这些培训能让我们新教师更快适应学校、适应学生,在成长路上少走弯路。”新教师李东轩也感慨地说。 在两个学期的培训中,对于新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和职业心理调试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在第一个学期加强了职业道德的教育,在提出教会学生“做人”的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做人”方面的教育,进行了“诚信、感恩、礼仪“的讨论和座谈。而本学期,则在教师心理调试、职业定位方面有所侧重。 4月1日,学校请新到校的心理专业的研究生金海英老师和马春宇老师为全体新教师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价值观》心理培训。整个培训由4个活动组成:对获得成功的要素有所认识,了解自身获得成功的阻碍;明确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期望;学会管理时间;解决一个工作中最困惑的问题。回顾整个过程,团体成员坦诚开放自我,真诚交流分享。培训结束后,朱厚颖老师说:“这次培训让我更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也让我认清了工作中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一年的培训,使新教师们在教案书写、板书设计、演讲、说课等方面得到了很大进步,专业能力有了较大提升,而每学期的专家听评课活动更是使让教师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受益匪浅。除此,学校还安排了《我的自豪和价值》、《教师的教育艺术探讨》、《教师的幸福和自豪演讲》等方面的培训,促使新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提高职业幸福感。 每次新教师的培训都像是一台“节目”,激烈的讨论、小小的幽默、开心的笑容、深刻的思考,是每次新教师培训的“节目”的花絮。而这个“节目”的主角——所有参加培训的新教师的收获和提高则是节目的最终期望。
信息员:纪春花 2010年04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