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管理员登录 |
![]() |
|||||||||
校外主页 | 资源库 | 电子图书 | 电子期刊 | 文件传输 | 学生发展中心 | 科研信息 | 中国知网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铸师德师风之魂 育吃苦耐劳之品——昌平职业学校举行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暨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 |
铸师德师风之魂 育吃苦耐劳之品——昌平职业学校举行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暨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2021-09-13 14:40:17 来源: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行政办公网 浏览:31次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信息 昌职校 办 字 [2021] 第309号
铸师德师风之魂 育吃苦耐劳之品 ——昌平职业学校举行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暨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
9月10日上午,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举行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暨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大会以“铸师德师风之魂 育吃苦耐劳之品”为主题,昌平区教委副主任徐大生,职成科科长陈敏,职成教研中心主任尚国荣,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学校校长段福生,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师生及家长代表参加开学典礼。 大会在学前教育系师生表演的《播种希望》开场舞中拉开序幕。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段福生寄语新学期,向老师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并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涵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做奋发有为的昌职人! 段福生校长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指出新发展阶段,更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苦干实干的作风。他强调:躺平不是青春的主流,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昌职学子要有在变局之中开新局,在曲道中劈新路的气魄,更要有勇于攀登、顶峰相见的能力,并以三句话与同学们共勉: 一、锚定一个点,扬帆起航。树立技能领跑意识,勇做先锋、不做看客,将人生坐标置于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的历史方位中,锚定职业理想、明确职业方向,下苦功夫、学真本领,练真本事,成为国之匠才,坚定地朝着理想彼岸远航。 二、读好两本书,厚积薄发。有字之书学知识,打牢理论基础;无字之书累经验,学习做人做事。通过坚持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自己锻造成一块对国家社会有用的“好钢”,投身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守住三条线,行稳致远。始终兜紧道德红线、法律底线、不碰违纪违规的“高压线”,把好品德、好修养、好习惯、好知识、好技能变成人生好作品,精雕细琢、反复打磨,成长为做人有温度,做事有态度的好人,盖好自己的人生大厦。 优秀毕业生魏燕炜发言,分享了自己和团队捐助物资驰援河南的事迹,感谢昌职对自己的培养和教导,鼓励学弟学妹们练好技术技能,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的人。 党委委员、副校长高文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魏燕炜、张浩宸、杨晓峰、冯凯、谷士博颁发“付冬梅”奖章。 体育与冰雪运动系毕业生王佳卉的母亲代表家长发言。她回顾了王佳卉从喜欢篮球到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再到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首都体育学院录取的成长经历,对学校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多元的成长通道以及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号召全体家长支持理解学校工作,家校携手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在新教师入职仪式上,副校长左欣、校长助理贾光宏为新教师授工牌、授书。新教师集体朗诵,表达了对职教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成为优秀职教人的决心。 随后,昌职合唱团以一首动听的歌曲《老师》,学生们用精心制作的手工贺卡,表达了对全体教师的节日祝福和衷心感谢! 过去的一学年里,学校在三全育人、三教改革、创新团队、专业建设等方面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和团队。党委副书记张养忠宣读表彰决定,以树立典型,弘扬先进,激励全体师生承载职教情怀,砥砺前行。大会还为在学校连续工作30年以上的教职工颁发了“奉献昌职三十年”纪念章。 新教师潘攀与2021级学生代表合唱歌曲《再唱山歌给党听》;全体学生庄严宣誓,表达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决心。 昌平区教委副主任徐大生讲话,向全体教师表达了节日的问候。他希望老师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当好学生成长的“四个引路人”,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真正做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辱使命,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新的历史使命,新的奋斗舞台,全体昌职人,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在实学实干中成就事业,在勇攀高峰中实现自我,用奋斗谱写无悔时代的新的华章!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信息员:刘洋 部门负责人:高文 2021年9月10日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