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管理员登录 |
![]() |
|||||||||
校外主页 | 资源库 | 电子图书 | 电子期刊 | 文件传输 | 学生发展中心 | 科研信息 | 中国知网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今日昌平 >> 昌平2020要干这些大事! |
昌平2020要干这些大事!2020-01-08 08:38:37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政府网 浏览:23次
1月6日,北京市昌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19年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工作主要任务,扎实推动昌平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昌平发展新局面。
2019年昌平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70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完成105.6亿元、增长11.1%。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440元、增长8.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2%的较低水平。 实体经济也在蓄势回升,数据显示,2019年昌平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2%。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5%,市场总消费突破1000亿元、增长8.5%,其中网上零售额增长43%。 统筹加快“北四村”、西沙屯和满井西、小沙河、歇甲庄、海鶄落、化庄等一批项目实施,促进“土地快上市、资金快回笼、产业快落地、群众快回迁”。
全力推动6000套在建回迁房项目尽快交付继续建设筹集一批政策性住房完善精准配租配售机制持续规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工作。
推动八达岭奥莱二期、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等项目落地引入罗森、7-11等连锁化的新零售便利店打造龙域、龙泽、龙德三大特色商圈积极发展高品质夜间经济推出一批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和精品夜市。
2020年,昌平将深化“一微克”行动,确保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努力使“常态蓝”永留昌平。
王合生指出,2019年昌平区PM2.5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下降21.3%,较上年空气优良天数增加27天、重污染天数减少14天,群众享受到“常态蓝”。 为使“常态蓝”永留昌平,2020年昌平将突出抓好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尽快完成剩余平原村改造任务。强化道路、工地、裸地扬尘控制,加大重型柴油车管控、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和餐饮油烟整治力度,把降尘量控制在每月6吨/平方公里以内。 此外,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将完成183条小微水体治理。实施第三期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动TBD再生水厂、南口污水厂升级改造等一批项目按期投用,新建配套管网25公里, 再解决11个村的污水治理问题,将全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5%以上。 2020年昌平区将争取生活垃圾分类片区覆盖率达到90%。 根据官方数据,目前昌平区生活垃圾分类片区覆盖率为60%。王合生提出,2020年昌平区将贯彻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争取生活垃圾分类片区覆盖率达到90%。 据了解,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会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王合生指出,将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健全土壤风险管控机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健全源头预防、事中控制和末端惩处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管制度,更加注重激发企业和群众履行环保责任的内在动力,凝聚各方合力共同护蓝增绿。 根据“回天”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要求,今年“回天”地区计划实施91个项目,其中续建61项,将新建太平庄中街、回龙观人民法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二期、回天地区慢行系统二期、昌平区42公里绿道等30项工程。
交通治理方面,天通苑北交通枢纽各项功能将会进一步完善升级,预计今年7月份,枢纽内进入地铁的自动售检票设备将安装就位并投入使用。林萃路也正逐渐向北延伸。经过多轮商榷优化方案后,去年底,林萃路工程的“最难”一段启动施工,目前已进行下穿铁路线的铺垫施工,预计改造工程将在今年完工。林萃路通达回龙观地区后,有望分流京藏高速路上40%的车流和部分乘坐地铁的客流。 学校教育方面,今年“回天”地区将投入使用领秀慧谷教育配套等5所普惠性幼儿园,提供学位1980个,位于紫金新干线的人大附中昌平学校,包含中小学部也将于今年9月将建成投用,可提供学位1080个。 绿地公园方面,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设施也在紧张施工,2.9万平方米的体育馆内,冰球、篮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等项目一应俱全。公园东南角还将建设一处拥有4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内含一座足球场,场地西侧的看台可容纳约2600名观众。文化馆将建两座剧场和图书馆,场馆地下一、二层可提供730个车位,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位于东小口镇的霍营公园、贺新公园也已开工建设。目前,贺新公园正在施工铺装,预计今年6月底全部完工,霍营公园将于5月底建成,并将与东小口森林公园一期、东小口森林公园二期、太平郊野公园、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连接在一起,满足“回天地区”居民休闲游憩需求。 社会治理,推动《回龙观地区社会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工作落实,加强调度,定期查验进展情况,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配合有关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回天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示范区创建行动的实施方案》,使36项具体任务落地实施,按期完成。推进回天地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示范区“1+3”系列文件继续实施,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实现镇街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全覆盖,首批认定10家社会企业,促进社会组织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的良好作用,全力打造回天地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示范区。 未来科学城将坚持科学+城理念,通过新建商业服务配套、新建公立中小学、配备人才公租房、整治环境绿化生态等组合拳,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
去年8月,《北京未来科学城规划(2017年-2035年)》正式发布,规划面积扩大16倍达到170.6平方公里,将以“两区一心”为整体空间格局。其中,未来科学城一期、北七家成果基地等组团为东区,将借助能源领域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沙河高教园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组团为西区,将依托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优势打造“生命谷”。“一心”是未来科学城生态绿心,连接东西两区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发展格局。 今年,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未来科学城将抓紧实施公共服务配套规划。未来科学城东区一期将建成商业配套7.88万平方米、办公楼宇79.9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智慧城市运行服务中心,未来科学城第二小学、未来科学城第二中学目前也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将于9月建成交付使用,此外年内还将实现400套人才公租房具备入住条件。 生命科学园方面,将采取授权园区开发企业模式,将生命园一期剩余三个地块协议出让给生命园公司,建设生命科学会展中心、交流中心和创新中心,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设施。沙河高教园区将加快建设园区第二小学和第二幼儿园,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力争2020年9月开学投用,满足高校教师子女入学需求。 同时,围绕生态绿心规划,未来科学城还将加快推进拆违拆迁、环境整治和生态绿化,建设TBD城市休闲公园、沙河湿地公园、海鶄落湿地公园3个公园,打造以15平方公里水域、50公里河道水系、160公里生态绿道为支撑的温榆河绿色景观走廊,构建蓝绿交织、水城交融的生态发展格局。 2020,昌平会更好!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