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管理员登录 |
![]() |
|||||||||
校外主页 | 资源库 | 电子图书 | 电子期刊 | 文件传输 | 学生发展中心 | 科研信息 | 中国知网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德国驻华大使馆官员来昌平职业学校调研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情况 |
德国驻华大使馆官员来昌平职业学校调研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情况2018-09-13 16:13:55 来源: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行政办公网 浏览:68次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信息 昌职校 办 字 [2018] 第398号
德国驻华大使馆官员来昌平职业学校调研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情况
9月12日,德国驻华大使馆科技教育参赞Jens Hofmann,科技处官员 Yang Liu、 Dan Li一行到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调研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情况,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处长王东江、干部余俊,昌平区外事办主任庄建蓉、科长张冰,昌平区教委副主任徐大生,中德合作顾问朱稼,上汽大众VW品牌服务技术高级总监 Patrick Okeeffe,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段福生等领导接待了德国驻华大使馆官员一行。 来宾们参观了中德汽车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深入课堂与老师、学生一起互动讨论,对学校12年以来的中德合作之路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在各位领导的见证下,Jens Hofmann先生开启了象征着深化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友谊之门,寓意着中德职教步入了合作的新征程。 随后,领导们继续前往IT产业人才实训基地、烹饪专业实训基地、曹继桐烘焙文化艺术学院进行参观,对学校实训设备和人才培养模式表示赞赏。 参观结束后,进行了深化中德合作座谈。会议由郑艳秋副校长主持,她表示学校正是因为开展了中德职教的深入合作,使得专业建设水平与发展速度,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影响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副校长郑艳秋主持座谈会。 段福生校长致欢迎辞,欢迎Jens Hofmann先生一行到校参观调研,并向与会领导介绍了学校12年来中德合作的历程和成果,希望能够在更多的领域与德方继续合作,互通有无,提升中、德双方的人才培养质量。 Jens Hofmann先生对学校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他表示,来昌平职业学校有了回到德国家乡的感觉。他指出学校在汽修领域的技能人才培养已经做得非常好,这次到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深入考察中国职业教育情况,为未来更好的合作做准备、打基础。德国驻华大使馆也会尽可能地给中方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中德合作持续、深入推进。 交通运输系主任张晶磊重点介绍了胡格教学模式改革,上汽大众SCEP校企合作等学校特色中德合作项目,以及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显著成效。 Patrick Okeeffe先生发言,他指出汽修不是又脏又累的工作,而是一个高科技的工作。他表示大众在中国有3000个经销商,如果每个经销商需要10个工人,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人才需求,需要像昌平职业学校这样的优质学校提供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朱稼先生介绍了中德两国教育部长签署的中德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表示昌平职业学校是中德合作的一个典范,是值得持续投入和支持的学校,应该借助新协议签署的良好契机,把昌职的成功案例进行推广传播。 庄建蓉主任表示昌平区外办作为一个服务部门,除了帮助教师、学生走出去,更希望能引进来有利于昌平区发展的资源,希望在北京市教委、德国大使馆的支持下,昌平区中德合作项目能进行得越来越好。 王东江处长进行总结讲话,他回顾了中德合作的历程,介绍了胡格模式在北京的推广情况,并对未来的合作进行展望。王处长对中德职业教育深化合作提出了建议:北京将继续将行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本土化,把企业搬进学校,在学校建立微缩企业;鼓励德国来中国建立职业学校,德国出标准、设备、工程师,中方出场地、设施、组织管理;在职业教育数字化和智慧校园的建设方面相互借鉴;与巴符州教师进修学院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开展师资培训;开展学生双向交流,不仅培养年轻人的职业技能,还要进行两国文化的交流。他同时希望德国驻华使馆能在昌平建立一个枢纽,促进双方交流。 本次调研活动是为了推动落实2018年7月在李克强总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见证下,教育部陈宝生部长与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长卡利切克签署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性声明》,及陈宝生部长同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秘书长米夏利克签署的合作协议,针对中德下一步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开展的有益交流。 学校副校长丁云鹏、国际合作办公室主任罗英参加了上述活动。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信息员:张晶磊 张翔 主管领导:张晶磊 2018年9月12日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