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管理员登录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召开松兰堡中学老校友座谈会纪实(4-22)

2013-04-22 14:17:02 来源: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行政办公网 浏览:67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信息

昌职校                [2013]              105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召开松兰堡中学老校友座谈会纪实

   ——“共话松兰情 共谋发展路”系列活动之二

为筹备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55周年校庆活动,进一步回顾、还原、丰富学校的历史,继48日昌平职业学校组织召开松兰堡中学师生座谈会后,418日在昌平职业学校第五会议室再一次组织了以“共话松兰情 共谋发展路”为主题的松兰堡中学校友座谈会。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校友有国奥投资有限公司原书记沈永山、北京市文化局原副巡视员郭玉河、昌平区环保局调研员宋德君、昌平区自来水公司原经理宋学致、昌平六亭饭店原副总经理张春栋。他们都是六十年代松兰堡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如今都已年过六旬。段福生校长、学校顾问刘崇光、党总支副书记曹洪青、副校长郑艳秋等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郑艳秋副校长主持。

首先,郑艳秋副校长向各位校友简单介绍了学校校庆工作的基本情况,段福生校长对各位老领导、老前辈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与会人员一起观看了学校宣传片。之后,校友们一起畅谈了自己当年的学习生活以及对目前学校发展的感慨。

“没有松兰堡中学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松兰堡中学成立于1958年,当时的办学目的主要是对成年人进行扫盲,普及完小教育,范围辐射到了附近15个村、19个单位,为农村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校友沈永山是学校1966年的初中毕业生。他对照自己绘制的一幅当年学校的平面图讲起了当年学校的分布情况,并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当年学校教学条件很艰苦,但是教师队伍很强,老师很敬业,当年学到的知识很扎实,尽管只有初中毕业,后来仍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成人大专,这一切得益于松兰堡中学对我的培养。”

校友郭玉河是学校1965年的初中毕业生。他深有感触地说:“松兰堡中学对这一区域的孩子培养是功不可没的,培养出了大量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知识的营养汲取、成长的第一步都是从这里起步的,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可以说没有松兰堡中学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学校的变化太惊人了,可谓天翻地覆”

据他们回忆,当年学校建筑面积只有1000多平米,300多名学生,没有围墙、大门,只有几间平房教室。

看到学校今天学校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友张春栋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他谈到:“我47年没回学校了,学校跟我们那时候没法比,完全不一样了。看了宣传片,觉得真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发展快,层次高,师生精神面貌好,甚至比我看到的香港一些学校还好。”

校友宋学致、宋德军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他们一直以自己是松兰堡中学的学生感到很骄傲与自豪,为母校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校友郭玉河说到:“我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学校由中学改为职业学校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发展趋势很好、很辉煌,这块土地已今非昔比,作为学生为之振奋。希望学校坚持职业教育发展,越办学好。”

“尽管老了,但我们仍会为校庆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对于学校的55周年校庆工作,校友们热情很高,纷纷建言献策,并向学校贡献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老物件等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完全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沈永山校友他从校庆目的、规模、场地、形式、宣传品设计制作等方面详尽地对校庆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此外还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其他校友也表示,他们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学校发展,学校有用得着的地方,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学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次座谈会正如刘崇光顾问所言,勾起了大家的无穷回忆,拓展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学校下一步还会定期组织系列活动,将78月份作为校友联谊月。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信息员  王丽平

                              2013年4月18

相关评论
姓名*
   
   
  部门
评论*
验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给我们留言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办.